《情志療法實踐應用指南——抑郁癥調理》團體標準發布實施
2024年12月1日,由北京心康達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提出,中國民族醫藥學會理事、中國民族醫藥學會醫史文化分會副會長、情志療法專家包豐源老師牽頭創立的《情志療法實踐應用指南——抑郁癥調理》(項目標號T/HSIPA 001-2024)團體標準,經過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和專家審核等環節,最終由中關村健康服務產業促進會正式發布實施。
這是繼2022年11月發布《情志療法操作規范》(項目標號T /HSIPA-002-2022)團體標準、2023年6月發布《情志療法實踐應用指南——乳腺增生調理》(項目標號T/HSIPA 001-2023)團體標準之后,情志療法領域發布的第三個團體標準,意味著情志療法在細分疾病領域的研究和實踐在不斷深入,正在以“成熟一個推出一個”的節奏,將不同病種的理論成果和操作規范形成團體標準,供更多機構和同仁參考交流。
抑郁癥作為一種典型的精神疾病,近年來受到越來越多的社會關注。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約有3.5億抑郁癥患者,預計到 2030 年,抑郁癥將超過腫瘤和心腦血管疾病,成為全球第一大疾病。抑郁障礙是多種原因引起的,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思維遲緩、意志活動減退為主要特征,具有明顯的認知和情緒問題特征。
情志療法強調從情緒與疾病之間的對應關系出發,快速找到引發疾病的源頭情緒,清除、釋放和化解致病情緒,進行有效調理,減輕或消除疾病癥狀,從根源上減少疾病的復發幾率,改善身心健康狀況。通過歸納總結明確的調理抑郁癥的操作規范,建立團體標準,有助于引導更多中西醫從業人員科學、系統、完整地學習情志療法的基礎理論和操作方法,為調理抑郁癥補充有益方式,有效提高抑郁癥患者的身心健康水平。
此次發布的《情志療法實踐應用指南——抑郁癥調理》團體標準,明確了導致抑郁癥疾病的主要情緒問題來源,并總結歸納出調理過程中的有益經驗,形成了處理抑郁病癥致病情緒的標準化、規范化操作方法,能夠快速、直接、有效地清除和化解致病情緒。通過規定情志療法范圍、規范性引用文件、術語及定義、適用人群診斷、服務流程及要求、注意事項、效果評價等內容,形成了一套系統規范的操作手冊。
未來,北京心康達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將繼續探索更多具體細分領域病癥的團體標準制定,形成理論化、體系化、規范化的情志療法處理致病情緒團體標準,為中西醫、大健康行業等從業人員提供有益的參考和指導,服務社會公眾需求,助力全民身心健康事業發展。
《情志療法實踐應用指南——抑郁癥調理》團體標準起草單位:北京心康達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心智家園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廣州心康達健康科學有限公司、廣西心康達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包豐源、招輝、孫玫、陳偉玲、梁靜雯、黃珍平、吳文迪、鐘惠妮、王璐璐、王佳、陳書璇、張宇晴、楊艷輝。
歸口單位:中關村健康產業促進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