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女大學生李捷:以知識和感恩之名,致敬平凡中的不凡!
作者\李 捷
■“我們都是平凡人,向李晶晶們致敬”征文■
以知識和感恩之名
致敬平凡中的不凡
——讀《平凡的光華:李晶晶的50萬公里長征路》有感
作為一名即將考研的在校大學生,我通常沉浸在書海與知識的殿堂中,探索著科學的奧秘、文學的深邃與哲學的思辨。然而,當我偶然間看到《平凡的光華:李晶晶的50萬公里長征路》這篇報道時,我被深深地震撼了。這不僅僅是因為李晶晶助學助人的事跡與我息息相關(guān)——晶晶叔叔曾無數(shù)次接送我上下學、并不斷激勵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將來才能考出去并走出沙漠”,還因為他所展現(xiàn)出的那種對工作的熱愛、以及對社會的無私奉獻,讓我這個在象牙塔中的學子對“平凡”與“不凡”有了全新的理解。
第一、知識與實踐的橋梁
在校園里,我們學習各種理論知識,從數(shù)學的邏輯推理到文學的審美鑒賞,從物理的自然規(guī)律到歷史的滄桑變遷。這些知識如同一座座橋梁,連接著我們的認知世界與真實世界。然而,我時常思考,這些知識如何才能真正轉(zhuǎn)化為推動社會進步的力量?我恍然大悟,晶晶叔叔的事跡就是一個很好的答案。
晶晶叔叔的工作也許并不需要高深的理論知識,但他卻將所掌握的知識與自己的責任擔當和愛心發(fā)揮到了極致。他熟悉管道的每一處細節(jié),了解沙漠地形的每一處變化,能夠在第一時間發(fā)現(xiàn)并排除安全隱患。這種對專業(yè)知識的精通與實踐,正是他在平凡崗位上創(chuàng)造不凡業(yè)績的關(guān)鍵。
第二、責任與擔當?shù)牧α?/span>
在校園里,我們時常談?wù)撝鴤€人的夢想與追求,卻往往忽略了責任與擔當?shù)闹匾浴H欢Ь迨宓氖论E讓我深刻認識到,責任與擔當才是一個人成長的重要基石。
晶晶叔叔深知自己肩負的責任重大,他守護的不僅僅是一條天然氣管道,更是千家萬戶的溫暖與安寧。正是這份責任感,讓他在面對各種困難和挑戰(zhàn)時,能夠堅守崗位、勇往直前。無論是酷暑嚴寒,還是毒蛇肆虐,或是他人要與他拼命,他都從未退縮過一步。這種對責任的堅守,讓我深感敬佩。
作為大學生,我們同樣肩負著責任與擔當。我們不僅要對自己的未來負責,更要對家庭、對社會負責。晶晶叔叔讓我明白,只有將個人夢想融入國家發(fā)展和社會進步的大局中,我們的人生才能更加有意義、有價值。
第三、平凡中的不凡精神
在校園里,我們時常追求著所謂的“成功”與“輝煌”,卻往往忽略了平凡生活中的那些感人瞬間。然而,晶晶叔叔的事跡讓我意識到,真正的高大往往蘊藏在平凡之中。
晶晶叔叔的工作看似平凡無奇,但他卻用21年的寶貴青春,書寫了一段不凡的傳奇。他的50萬公里巡線路程,相當于繞地球十幾周;他發(fā)現(xiàn)的上百項安全隱患,無數(shù)次化解了潛在的危險。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細節(jié),卻匯聚成了一股強大的力量,守護著首都北京的能源安全。
作為在校大學生,我們應(yīng)該學會從平凡中尋找不凡。不要總是抱怨生活的平淡無奇,而是要用心去感受那些隱藏在日常生活中的美好與感動。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理解生活的真諦,才能在平凡中創(chuàng)造出屬于自己的不凡。
第四、無私奉獻的社會情懷
在校園里,我們時常談?wù)撝鴤€人價值與自我實現(xiàn),卻往往忽略了無私奉獻的重要性。然而,晶晶叔叔的事跡讓我深刻認識到,無私奉獻才是一個人最高尚的品質(zhì)。
晶晶叔叔不僅在工作中盡職盡責,更體現(xiàn)在生活中樂于助人。僅據(jù)我所見所聞:他曾經(jīng)面對手機無法通訊的村民,用自己不多的工資收入幫助村民交話費;利用周末不忙的時間段,幫助兒女不在身邊的孤寡老人搶收玉米,顆粒歸倉;他自己用著傷痕累累的舊水杯,卻將名牌的“希諾”水杯贈與他人;過年過節(jié),他都要提著禮品上門看望村里的老人和行動不便的鄉(xiāng)親們;為了學生方便學習,將自己的平板電腦贈與學生;疫情期間,在藥物和口罩緊俏的情況下,他盡力籌集,送到急需的人手中;別人家的孩子去北京看病了,他捐上“666.66元”,祈求孩子的疾病早日順好……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傳遞著泱泱國企員工愛與溫暖,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讓我深受感動。
作為大學生,我們應(yīng)該學會關(guān)注社會、關(guān)愛他人。不要總是將目光局限于自己的小天地里,而是要積極投身于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wù)中。通過幫助他人、服務(wù)社會,我們不僅能夠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zhì),更能夠培養(yǎng)出一種高尚的社會情懷。
第五、知識的力量在于應(yīng)用
在校園里,我們學習著各種理論知識,但知識的力量并不僅僅在于其本身的深度和廣度,更在于其應(yīng)用的價值。晶晶叔叔的事跡讓我深刻認識到,只有將知識應(yīng)用于實踐中,才能真正發(fā)揮出巨大的力量。
晶晶叔叔雖然只是一名普通的巡線工,但是這種理論與實踐的結(jié)合,正是他在平凡崗位上創(chuàng)造不凡業(yè)績的關(guān)鍵。作為大學生,我們應(yīng)該注重培養(yǎng)自己的實踐能力。不要總是滿足于書本上的知識,而是要勇于嘗試、敢于創(chuàng)新。通過實踐和創(chuàng)新,我們能夠更好地將所學知識轉(zhuǎn)化為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社會的發(fā)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第六、對未來的思考與啟示
讀完《平凡的光華:李晶晶的50萬公里長征路》這篇報道后,我對自己的未來有了更加清晰的思考和規(guī)劃。我認識到,作為一名大學生,我們不僅要注重個人能力的提升和知識的積累,更要關(guān)注社會責任的擔當和無私奉獻的精神。
今后,我將努力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zhì)和實踐能力,積極投身于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wù)中。我相信,只要我們每個人都能夠像晶晶叔叔那樣,將所學知識應(yīng)用于實踐中,勇于擔當社會責任、無私奉獻社會,我們一定能夠共同創(chuàng)造出更加美好的未來。
作為一名曾經(jīng)受惠于晶晶叔叔的孩子,他的事跡切實就發(fā)生在我身邊,如同一盞明燈,照亮了我人生前行的道路。他不僅讓我看到了平凡生活中的不凡之處,更讓我感同身受央企的溫暖——如果有可能,當我畢業(yè)后,我真的非常希望自己能像晶晶叔叔那樣,在陜京管道貢獻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將以晶晶叔叔為榜樣,努力學習、積極實踐、勇于擔當、無私奉獻,為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和社會價值而不懈奮斗。
【作者簡介】李捷,一位來自毛烏素沙漠南緣的女大學生,于2001年5月呱呱墜地,自小便展現(xiàn)出對知識的渴望與不凡的毅力。2024年,她滿載著學識與夢想,從歷史悠久的西安翻譯學院順利畢業(yè),為自己的求學之路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在求學期間,她以勤奮為舟,以汗水為槳,不僅在學術(shù)海洋中乘風破浪,更在實踐的舞臺上大放異彩。她憑借不懈努力,成功斬獲了大學英語四級(CET-4)、六級(CET-6)以及英語專業(yè)四級(TEM-4)的權(quán)威證書,這些不僅是知識的累積,更是對她語言能力與學術(shù)素養(yǎng)的高度認可。
更為難能可貴的是,她在各類競賽中屢創(chuàng)佳績,彰顯了其才華與不俗的競爭力。在省級全國大學生口譯大賽中,她以敏捷的思維、流利的表達摘得桂冠;在校級英語閱讀大賽上,她更是以深厚的閱讀功底和獨到的見解榮膺一等獎,成為了同學們眼中的佼佼者。
李捷的學習成長經(jīng)歷,也是一種關(guān)于堅持與奮斗的最好詮釋。她的每一步都踏實地印證著“努力學習,吃苦耐勞”的人生信條,未來,她希望在社會的舞臺上中揮灑青春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