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療法突圍醫藥新賽道,助力傳統藥企達成共贏局面
中國大概有多少ADHD患者?并沒有很確定的數字,但是大致上來說ADHD在我國青少年中的患病率在總數的6.4%,是兒童青少年最常見的精神疾病。通過DSM-4的分類,ADHD和破壞性行為的發病率大約在10.2%。
而在12歲以上的人群中,ADHD的發病率出現急劇下降,其中男孩的發病率比女孩高,城市農村的發病率相似,共病現象比較常見。更讓人擔憂的是,據查,其發病人數,仍持續增長。
到現階段,ADHD的患兒數量已超過2300萬,但就診率僅為10%。
健康中國戰略——精神類疾病受重視程度超前
在《「健康中國 2030」規劃綱要》中,國家政策已經將國民的身心健康問題,提高到國家戰略的高度,這是一樁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的大事。《綱要》中指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要基礎,是全面提升中華民族健康素質、實現人民健康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國家戰略。
《綱要》著重提出了對人民精神健康的要求。明確要加強對抑郁癥、焦慮癥等常見精神障礙和心理行為問題的干預,對重點人群心理問題要早發現和及時干預。加強嚴重精神障礙患者報告登記和救治救助管理。全面地推進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要求到到2030年,要對常見精神障礙防治和心理行為問題的識別及干預水平做到顯著提高。
為落實“十四五”期間國家科技創新有關部署安排,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啟動實施“生育健康及婦女兒童健康保障”重點專項。其中兒童常見發育行為性疾病的早期診斷與干預為主要課題。
青少年精神類疾病——或成家庭難以承受的重擔
ADHD,是最常見的青少年心理疾病,其嚴重度,不容忽視!
孩子作為一家的中心,方方面面都牽動一個家庭的核心,因此,ADHD不但是一個疾病問題,更是一個社會問題。
治療ADHD的中樞興奮劑類藥物-,一個月差不多需要1000元左右。而其他診斷和干預類治療也價格不菲。
從2021年,來自27個國家和6大洲的80名多動癥(ADHD)領域的著名研究者發表了一篇名為《The World Federation of ADHD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Statement: 208 Evidence-based conclusions about the disorder》-的共識聲明學術文章在《Neuroscience and Biobehavioral Reviews》學術期刊上發表。
其中對七項涉及歐洲數十萬參與者進行了系統評估,其治療成本和花費觸目驚心:估計荷蘭與ADHD相關的總成本為每位患者每年9860歐元至14483歐元,國家年成本超過10億歐元。澳大利亞每年的總成本超過200億澳元,而美國19項針對數十萬人的系統研究統計全美每年因ADHD有關的總成本從1430億美元到2660億美元,ADHD患者家庭成員承擔的費用達330億美元到430億美元。藥物治療的依從性問題也是治療成本增高的原因。
從數據可以看出來,ADHD家庭醫療費用支出是正常家庭的2~3倍,對于家庭及社會的支出也是重大的負擔。
數字療法的興起——或成新的希望
中國現存ADHD兒童和青少年超2300萬。而傳統的治療藥物雖然起效快,但依從性較差,且多屬于神經興奮/抑制劑,容易引發不同程度副作用,家長接受度低。而且對于ADHD,早治療,早干預是非常重要的一點,而6歲以下的孩子根本無法采取藥物治療,非藥物人工干預效率也很低,急需新的有效的治療手段。
針對這些痛點問題,國際上對ADHD的數字藥物開發極為重視,在2020年6月,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準了Akili Interactive生產的數字療法處方“EndeavorRX” 作為 “電子游戲處方”用于治療患有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DHD)的兒童。這是數字療法產品首次被允許作為“處方藥” 用于醫學治療。
《中國注意缺陷多動障礙防治指南》第2版在“系統治療”中明確指出:通過游戲來改善孩子的注意力。通過該方式,使患兒逐漸安靜、冷靜、并主動思考去解決各種問題。但以此方式的治療方案一定要有科學依據,經得起循證和實踐檢驗。
在國內的數字藥物開發領域,上海數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在基于神經網絡前沿理論及雙任務范式游戲開發了數字藥物《注意力強化訓練系統》,為國內ADHD患兒提供更多的治療選擇。該項目與浙江大學腦科學院及浙大兒童醫學院聯合研制,由研究員、醫生提供設計建議、數藥智能產品團隊研發完成。該數字藥物可以促使注意力神經網絡重新激活,大腦產生生理變化,改善患兒注意力功能。同時,產品設計了自適應算法,可以根據每個人的需求自動調整難度及強度,實現個性化治療,并支持醫生和護理人員持續監測和評估治療效果。
目前數藥智能已在國家兒童健康與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國家兒童醫學中心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分批開展聯合臨床試驗。患兒在堅持一個療程的治療后,各項指標均有改善。
數藥智能ADHD數字療法產品——《注意力強化訓練軟件系統》
大規模的臨床試驗將為本產品作為兒童神經發育相關數字療法先驅者的地位提供最有力的輔證。該產品也正在向國家有關部門開展數字藥物的注冊和申請流程。
新興數字療法助力傳統藥企達成共贏
在數字藥物出現后,從整個醫療行業來說,數字醫療對一些長周期性的疾病,如:無法通過藥物得到根治的典型慢性病、藥物療效有限的精神障礙疾病等,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實現治療場景的遷移和實施干預主體的轉換,提高了就醫及時性同時,數字藥物的友好體驗及激勵機制提高了患者參與度,驅動患者主動治療,大大提高了依從性。與硬件結合更輕松地實現采集和分析患者各項指標實現個性化用藥,方便實時掌握患者病情,提升了治療效果,而且基于數字產品的分發觸達性,也降低了醫療費用。
對傳統藥企而言,這種聯合既能幫助其實現目前藥物無法企及的患者,同時也能讓患者多一種干預途徑的選擇,讓傳統醫藥企業、數字療法企業、醫院端及患者多方實現共贏,提升患者綁定藥物干預的忠誠度和粘性,為傳統藥企賦能增效又何嘗不是一劑適合市場需求的良藥呢。
近年,傳統醫藥行業雖然仍處上升勢頭,但是國家頒布的一系列政策,也在倒逼醫藥行業進行改革,這無疑增加了藥企的生存壓力,醫藥行業的改革已然迫近。
數字醫療和傳統藥企的合作能促進雙方的利益共贏。19年日本鹽野義制藥公司與美國數字藥物公司合作,并參與銷售其開發的治療型應用軟件(APP),通過智能手機或平板終端的游戲等來治療發育障礙。而在助力患者治療的數字藥物中,日本住友制藥免費提供可管理帕金森病用藥的數字醫療APP,三菱制藥開發能向糖尿病患者提供營養和運動指導的數字醫療工具。傳統藥企通過爭取得到政府批準進行渠道銷售以及協助其藥物產品進行輔助管理的方式已經屢見不鮮。
雖然傳統醫藥行業數字化起點較晚,但這也意味著其發展潛力巨大。因此數字藥物的興起,勢必成為醫藥行業的新焦點,傳統藥企通過與數字藥物的組合真正可以直接觸達用戶層面,從而使研發和銷售達到新的層面,同時,傳統藥企在醫療領域的深度和雄厚科研能力又為數字藥物的發展注入了強大的動能,現階段在ADHD等腦神經、精神類疾病發揮顯著療效的成果也證實了數字藥物的價值。其強強聯合,必然將醫療產業和發展推動到一個難以企及的高度。而政策的傾斜也為數字醫療的發展注入提供了的活力,其發展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