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中國機遇 DHL快遞加碼中國市場
2022年11月5日,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進博會”)在上海盛大開幕。作為世界上首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進博會已經成為中國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窗口、高水平開放的載體、多邊主義的舞臺。五年來,進博會越辦越好,溢出效應持續釋放,彰顯出中國積極推動高質量對外開放的堅定信念,以及所取得的多層次的累累碩果。
今年的服務貿易展區涵蓋咨詢服務、商貿物流、金融服務等行業,緊密貼合疫情后市場恢復所需,加強在數字貿易、綠色低碳等領域的策劃,做實銜接供需、賦能實體的鏈接者作用。其中,三度亮相該展區的國際物流企業DHL快遞重點展示了緊跟跨境電商新業態發展,發力可持續發展新賽道方面所取得的最新階段性成果。

第五屆進博會DHL快遞展臺
自疫情以來,全球化、數字化、電子商務和可持續發展趨勢進一步凸顯,而這“四化”也是DHL快遞母公司德國郵政敦豪集團“2025戰略”的四大驅動力。在中國,DHL快遞圍繞于此,持續發力,積極譜寫在華發展新篇章。
全球化賦能跨境電商,從“新業態”到“新常態”
據《DHL貿易增長地圖集》顯示,盡管遭受疫情沖擊,當前的全球化水平仍接近歷史新高。疫情給全球供應鏈帶來了挑戰,但同時也創造了機遇。在供應端瓶頸制約進一步增長的情況下,國際貨物貿易總量仍超過疫情前水平10%。而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近十幾年來貿易增長占全球總量的四分之一,其未來的增長量仍將保持首位。此外,更多地區將迎來貿易增長,其中,東南亞和南亞將成為新的貿易增長極。
與此同時,《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的推進實施將進一步深化區域合作,也將為東南亞跨境貿易市場帶來重大利好,并進一步為亞太地區的經濟貿易發展帶來新的推動力,賦能外貿企業新一輪發展,也為中國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
隨著全球經濟復蘇腳步的加快與全球化的進一步發展,近年來跨境電商作為外貿新業態呈迅猛增長態勢。全球疫情背景下,線上交易將電子商務的發展推向了全新高度。據DHL快遞白皮書《B2B電子商務指南:傳統已去,數字化已來》顯示,疫情顯著加快了B2B領域內的電子商務增長,預計至2027年,全球B2B電子商務交易量將達到20.9萬億美元。
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布局電商全渠道建設,加之一攬子扶持政策的發布,企業出海需求,以及對時效性要求均顯著提升。為此,今年以來,DHL快遞中國區已陸續投資上馬多個設施新建、改擴建及運力投放項目,積極布局物流網絡、提升服務韌性。

DHL快遞升級成都至香港航線機型至A300全貨機
今年4月,DHL快遞中國區對位于成都市雙流區空港國際快遞中心的口岸設施進行擴建,升級為區域轉運中心,并于今年7月通過航線機型升級,載量提升四倍,為西南地區貨物進出口提供更充足的倉位保障和穩定的運力。8月,DHL快遞鄭州口岸在新鄭國際機場投運,將助力進一步提升中原地區國際快件的轉運時效。10月,DHL快遞在廣州白云國際機場建立的航空快件專屬收運區投入運營,并進一步加密了至辛辛那提的航線。此外,DHL快遞在深圳、青島等地也開通或加密了多條洲際貨運航線,積極促進中國與全球貿易的雙向流動,推動“中國制造”走出國門,為跨境電商品牌出海提供有力保障。
數字化加速產業數字化轉型,數字貿易賦能跨境電商高質量發展
隨著5G技術、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的發展,數字化技術正以新理念、新業態、新模式全面融入各產各業中,加速推動產業數字化轉型發展,而產業數字化將成為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數字貿易是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跨境電商是貿易數字化的重要表現形式。
DHL快遞中國區市場銷售高級副總裁張浩表示,“較之國內物流,國際物流操作更為專業和復雜,不僅涉及面更廣,路程更遠,而且還涉及到進出口國的海關申報清關等操作,以及貨物的監測與追蹤。數智化在提升物流時效精準性和效率效能方面發揮著更大的作用。”
DHL快遞母公司德國郵政敦豪集團在其2025戰略目標中明確將數字化作為企業戰略,并在2021至2025年間累計投資20億歐元用于數字化轉型項目,以提升員工、客戶體驗與運營效率。路區、燃油和快件取重優化,以及數字助理機器人等一系列數字化舉措正在DHL快遞全球網絡中加速落地。集團預計至2025年,數字化對公司年營收貢獻達15億歐元。
疫情前,DHL快遞中國區就已充分意識到數字化轉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疫情加速了公司在數字化方面的部署,更好地支持員工遠程辦公、協同,并通過應用AGV自動引導車、客戶服務輔助聊天機器人和5iDHL一站式服務平臺等,不斷減少耗時多、重復性高的工作量,提升效率效能。此外,通過高級質量控制中心,可對DHL全網絡中所有貨物進行實時監控,快速識別異常,標記問題,并迅速制定解決方案,設置轉運路線等,顯著增強了貨物的能見度、一線人員處理快件的準確性。
物流行業加速去碳化進程
據世界經濟論壇研究統計,物流運輸占全球碳排放總量的5.5%,物流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將為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做出重大貢獻。與此同時,在脫碳趨勢下,凈零供應鏈所導致的價格上漲平均不會超過4%,并且當前許多客戶也愿意為更可持續的方案支付更多費用。因此,為未來的物流發展提供綠色解決方案勢在必行。
德郵敦豪集團承諾將至2030年投資70億歐元,用于切實減少碳排放,相關投資將主要用于開發利用航空替代燃料、擴大零排放電動車車隊規模和建設更多環保建筑。作為集團旗下業務單元之一,DHL快遞也積極加速其在航空運輸、最后一公里派送等方面的去碳化進程。
對于洲際大型貨機而言,目前使用可持續航空燃料仍是脫碳的主要途徑。 DHL快遞致力于至2030年在航空運輸中使用可持續航空燃料的比例達到30%。今年3月,DHL快遞與bp和Neste達成航空業迄今最大筆可持續燃料交易,將在未來五年合計采購8億公升可持續航空燃料,預計將減碳約200萬噸。

DHL快遞宣布與bp和Neste達成兩宗最大可持續航空燃料交易,合計超過8億公升
DHL快遞通過積極探索、打造電力驅動的航空網絡,推動支線運輸領域的減排。2021年,DHL快遞宣布從以色列艾維亞(Eviation)公司購買12架“愛麗絲”(Alice)全電動貨機,并成為其首個客戶。今年9月,Alice已成功試飛。所購飛機預計將于2024年交付。
在中國“雙碳”目標的指引下,DHL快遞在地面作業方面重點發力,致力于在2030年最后一公里派送車隊電氣化比例達到60%。到今年年底,這一比例將達到24%。2021年,DHL快遞中國區取派件碳排放效率同比提高15%。
不僅如此,DHL快遞還積極摸索可替代能源多元化。去年,DHL快遞中國區與上海氫楓能源技術有限公司、上海浦江特種氣體有限公司共同簽署了為期五年的《關于氫能源物流車的應用與氫氣供應的戰略合作協議》,并于今年9月在上海啟動了首輛氫燃料電池卡車試運行項目。此舉標志著DHL快遞中國區氫能源車輛發展戰略進入實操階段。
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可持續發展道路、超大規模的市場優勢和消費能力、多重利好的政策紅利和持續向好的營商環境等因素,都是促使外資企業植根中國,并不斷加大投資力度、深耕中國市場的原因。近十幾年來,跨國企業參與、見證并獲益于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中國市場為跨國企業全球業務發展提供了重要動力。隨著對外開放水平的不斷提升,中國市場必將為跨國企業創造更大的發展空間。同時,包括DHL快遞在內的眾多外資企業也將繼續保持與中國的同頻共振發展,更深入地融入新發展格局之中,為建設中國式現代化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