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養殖”怎么做?牧原集團刷新行業標準!
近日,法大大與企業綠色發展研究院聯合發布了《2023年簽約減碳與低碳辦公白皮書》,該白皮書基于《低碳辦公評價》標準倡導的創新減碳技術應用方向,深入剖析企業低碳辦公場景及簽約減碳價值。為踐行“雙碳”理念,拓寬企業減碳思路,法大大將陸續呈現各行業龍頭企業的低碳辦公和簽約減碳的有效實踐,以期為更多企業提供參考。
(圖源:網絡)
近年來,我國畜牧業的發展進入了繁榮時期,傳統畜牧業已逐漸向現代化方向轉變,產業高質量發展成為關鍵。在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牧原打破技術瓶頸,提出共創共享理念,積極探索數字化轉型路徑,通過數字養殖、電子簽等創新技術,實現降本提效,拓寬產業鏈發展路徑,從社會責任到客戶價值再到企業發展,不斷凸顯行業領導地位。
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始創于1992年,2014年上市。歷經31年發展,現已形成集飼料加工、生豬育種、生豬養殖、屠宰加工為一體的豬肉產業鏈,養豬業務遍及全國24省(區)103市217縣(區),2022年,牧原生豬出欄6120萬頭,屠宰量736萬頭。
牧原始終秉承“讓人們吃上放心豬肉”的愿景,致力于為社會生產安全、美味、健康的高品質豬肉食品,提升大眾生活品質,讓人們享受豐盛人生。2022年,在牧原發布的《2021綠色低碳行動報告》中提出,2021年至2025年每噸豬肉碳排放強度降低2.5%,到2030年光伏總裝機量達到10GW,年利用沼氣量3000萬平米,同時實施碳管理平臺,開展員工碳普惠,共享低碳收益。
資料來源:《2023年簽約減碳與低碳辦公白皮書》
數字化減碳:多舉措踐行低碳理念
牧原通過數字化減碳措施大大提升了節能減排成效。這些措施包括推行辦公無紙化、鼓勵員工使用個人碳賬戶、激勵員工采取低碳行為,以及建立規章制度來規范打印和紙張使用等。在具體措施方面,牧原通過智能化數字化手段,從業務層面上減少碳排放,包括減少飼料浪費、控制糧食資源的使用、水資源循環利用、智能飼喂等。同時,牧原還通過數字化智能化計算進行環境控制,為未來的減碳工作提供數據參考和依據。
低碳辦公:培養低碳環保意識從內部做起
在內部管理方面,公司倡導綠色辦公,鼓勵員工節約行為,制定規章制度來規范員工在接待和食堂用餐過程中的餐飲浪費行為。開展光盤行動,無論是外部接待還是食堂用餐,員工都需將剩余食物清理干凈。在帶動企業員工減碳方面,牧原應用智能技術提升用能效率,實施碳管理平臺,核算員工個人碳排放,規范員工差旅用車方式,培養低碳出行的意識,以減少日常生活和辦公產生的碳排放。
電子簽約:引入創新技術,加強內外部協作
目前,牧原各個業務板塊都已普及電子簽,主要業務場景包括銷售、與外部合作溝通等等。牧原信息化負責人何秋梅在接受綠研院的專題訪談中指出,在銷售、采購等業務上,都涉及到大量的合同和文件,傳統的紙質合同保存和管理繁瑣,需要檔案柜存儲,且成本高昂。使用電子簽不僅節省了打印、蓋章和郵寄等成本,提高了效率,網絡存儲也比硬件存儲更經濟,查找更便捷。
在銷售、采購等業務上,都涉及到大量的合同和文件,傳統的紙質合同保存和管理繁瑣,需要檔案柜存儲,且成本高昂。使用電子簽不僅節省了打印、蓋章和郵寄等成本,提高了效率,網絡存儲也比硬件存儲更經濟,查找更便捷。
——牧原信息化負責人何秋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