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盡所“能”,減少地球“碳吸”丨康恒環境助力雙碳目標早日達成
能源的探索,點亮了時代前進的道路,也引發了生態文明的挑戰。
作為綠色城市建設者,康恒一直積極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以實際行動助力國家雙碳目標達成。
廢棄物能源化
技術賦能能源管理
以全球80億人,每人每天產生1kg生活垃圾計算,預計全球每天有800萬噸垃圾產生。而全球垃圾焚燒處理規模目前僅約200萬噸/日,未被科學無害化處理的垃圾正危害著生態環境與可持續發展。
相比傳統填埋方式,科學的垃圾焚燒能夠將廢棄物轉化為清潔能源,大幅提升資源轉化率??岛阕灾餮邪l全國首臺國產千噸大爐排,結合爐外再熱、煙氣回流等行業先進技術與工藝,每年生產綠色電能180億千瓦時,其中三河項目采用世界首臺爐外除濕再熱(MSR)雙缸汽輪發電機組,將發電主蒸汽參數提高到13.5MPa/450℃,全廠發電效率超過31%,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此外,康恒還積極探索智慧焚燒ACC+AI、數字化垃圾池等焚燒廠智慧化應用,聯合國際平臺,共同攻克碳捕集、碳監測等技術難題,進一步提升了垃圾焚燒與碳排放的管理水平。
康恒倡導 “環保+X”的低碳靜脈產業園模式,將垃圾焚燒的余熱、蒸汽、綠電等廉價且優質的能源賦能城市產業鏈發展,實現物質與能源的雙循環。
以青島西海岸項目余熱供暖為例,在2023-2024供熱季中,項目共完成供熱量78.3萬吉焦,節省燃煤3.2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9萬噸,在節能減排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據悉,當前康恒通過垃圾焚燒余熱利用對外供汽、供暖,代替天然氣、煤炭等化石能源,每年可減少碳排放55萬噸,相當于種植3000多萬棵樹。
節水增綠
增強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
作為世界第一大工業國,我國工業用水量約占全國用水總量的17.7%(2021),工業廢水如何實現高效循環利用,已成為推動綠色發展、緩解水資源供需矛盾的關鍵所在。
康恒環境嚴格把控廠區用水管理,實現開源、節流、循環利用相互結合的全流程節水工作體系。
部分項目使用污水廠中水、自然雨水回收等方式,代替河水、湖水等水源作為廠區取水,減少年度綜合取水量,從源頭節約水資源;
(大名項目將雨水收集回用作綠化澆灌等用水,年回用量達1000m3/年)
滲濾液經處理后達標水作為冷卻塔補水回用,同時配置了工業廢水處理回用系統,將冷卻塔排污水、鍋爐排水等廢水處理達標后廠區回用,二次利用率高達80%。值得注意的是,廠區日常垃圾運輸過道、卸料大廳等地面清洗用水,也采用的是冷卻塔排水,極大程度上提高了水資源利用率,從而實現全廠廢水“零排放”。
(廣水項目2023年節約用水7.9萬噸,榮獲年度“節水型企業”稱號)
綠色辦公
讓低碳理念落地生根
用行動創造更潔凈更友好的生活環境,每個康恒人都是綠色生活的踐行者。康恒環境成立綠色辦公委員會,鼓勵大家從日常生活的點滴小事做起,建設綠色低碳社會。
康恒總部大樓各角落設置著圍繞“Reduce Reuse Recycle”理念的3R回收箱,呼吁同事們進行廢舊物品二次利用;
“我的康恒林”小程序全方位記錄綠色辦公行動打卡,回收的綠色能量滋養著漢川項目早櫻林蓬勃生長;
“地球一小時”活動日之際,康恒多個項目積極響應“關燈一小時”公益活動,呼吁更多人攜手,共筑自然向好、碳中和的未來!
當前,綠色辦公已在康恒內形成一股綠色潮流,并持續向社會公眾推廣著綠色低碳生活方式。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支撐,面臨著日益增長的能源壓力,康恒用行動倡議:節能降碳,守護地球能量脈動,共同創造綠色未來。